核心提示今年43歲的劉明傑,是市城鄉管委市政公用設施管理處的一名老市政工。參加工作24年來,無論是新建道路,修補路面,還是清掏管網,市政每個工種,劉明傑都很擅長。他認為自己工作中最大的牽掛不是主次幹道,而是高樓大廈背後的小街巷和無人管理的院落。為此,多年來,無論這些設施是否屬於市政部門的養護範圍,只要聽到群眾反映,劉明傑就會出現在現場,義務幫助修繕。金剛里社區、桃園西社區、勝利西街社區、小北關社區……城北地區十多個老舊社區或是小街巷中,都曾有過他和同事們忙碌的身影。日前,在市城鄉管委舉行的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先進事跡宣講會上,劉明傑講述了他的牽掛與驕傲。一年360天都在路上隨著市政設施的不斷增加,市政工人養護的範圍和工作量一直在持續增加。加之我市很多老舊居民小區沒有產權單位或是物業公司,小區內的井具、路面等設施年久失修,故障頻發。劉明傑說:“這麼多年來,我已養成了習慣,有事沒事總喜歡在路上走走看看。可以說一年當中,我有360天在路上。哪裡的設施有什麼問題,我心裡都有一本賬。”對於老舊小區或社區的求助,劉明傑和同事們時常會利用休息時間幫助解決。2013年除夕下午2時許,劉明傑正準備回家,值班電話響了,打電話的是北固碾村的一位村民:“我們村裡有幾個污水井冒水了,村民家裡的水排不出去。”劉明傑放下電話,立刻驅車趕往現場。經排查,原來是大同路的污水主管道發生了堵塞。劉明傑立即打電話安排應急人員攜帶抽水設備趕往現場,因積水過深,臨近的兄弟單位也趕來增援,從當日下午一直忙到夜裡9時許,在8臺大功率水泵的抽排下,積水逐漸下降。次日是正月初一,一大早,他又帶領技術人員下到9米多深的管道中,排查管道破損情況,制訂了修複方案,隨後經過一個多月的搶修,管道終於恢復正常。群眾心中的熱心人因天氣變化快,如今的汛期,早已從往年的“七下八上”(7月的下半月至8月的上半月)延長為七、八兩個月,有時甚至會連上9月的秋汛。“雨情就是命令”。今年7月4日中午,劉明傑看到天氣不好,立刻帶領防汛人員提前進入防汛責任區,但是這場大雨比預料的來得更猛、更急,降水量一小時達到71毫米。在他所負責的轄區內,有13處嚴重積水。劉明傑負責的新建路情況較為嚴重,從天龍大廈至新建路北口積水較多,平均深度達40釐米,最深處達80釐米,冒著滂沱大雨,他和防汛人員在積水地段設置安全警示標誌、打井泄水,幫助司機把困在水中的汽車一輛一輛推出去,過往車輛紛紛向在大雨中的他們鳴笛致謝。雖然穿著雨鞋,鞋裡早就灌滿了水,渾身上下也濕了個透,但劉明傑他們沒有一個人退卻。下午3時許,看著水退了,交通也恢復了正常,劉明傑剛鬆了一口氣,又接到新的指令,轄區內有4處未接管的排水設施有嚴重積水,需要立即前去處理,這一干就又忙到了次日凌晨。近年來,市城鄉管委進一步引深了“市政服務進社區”活動。在今年的社情民意走訪中,劉明傑瞭解到鋼中路因產權不明,年久失修,70多米長的路面坑坑窪窪。他將此事彙報後,該路段被列入了養護範圍內。考慮到該路比較狹窄,攤鋪機、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等機械進不去,劉明傑和同事們用小平車將瀝青料一車一車推進去,然後再用小型壓路機碾軋路面,平時1個多小時就幹完的活,他和同事們一直忙活了6個多小時。路修好了,居民們拉著他的手說:“真是熱心人呀,問題解決得這麼快,太謝謝了!”從年初到現在,劉明傑和同事們已經為尖草坪區、杏花嶺區、迎澤區的60多個社區提供義務服務,解決了170多個難題。兒子眼中的修路功臣這麼多年來,因市政養護工程多在夜間施工,劉明傑總是上了白班上夜班。天晴了,頭頂烈日,腳踩在160多度的瀝青上修補道路;下雨了,他要在水裡泡;下雪了,他得出去鏟雪除冰。因為工作一直比較忙,照顧家裡少,家人也常有抱怨,更有親朋好友勸劉明傑,有機會換一個輕鬆一點兒的工作。但是,每當走在自己修過的路上,每當他對兒子說,這條路是爸爸修的,看到兒子眼中崇拜的眼神,劉明傑心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。劉明傑說,不是路離不開他,而是他離不開路,這是他作為一個老市政工的堅守。本報記者 郜蓉 通訊員 張美菊 蘆樹芳 實習生 李威  (原標題:老市政工劉明傑的牽掛與驕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01adft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